ENG      

   

  • 策略洞察
  • [CEO教路]The Bank of East Asia, Limited專訪 - 香港銀行業正迎來資訊科技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CEO教路]The Bank of East Asia, Limited專訪 - 香港銀行業正迎來資訊科技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嘉賓 : 陳子政, TC Chan

  • 東亞銀行高級顧問,CVC Capital Partners;
  • 香港交易所獨立非執行董事;
  • 多家公司的非執行董事;
  • 前花旗銀行台灣區總裁和香港行長兼大中華區企業及投資銀行業務總裁

主訪 : Dr. Mark Lee, Research Director, 李卓駿, 亞太策略研究所, 研究總監

日期 : 2019 年5月


MARK SIR : 你會如何解讀金融銀行業在資訊科技迅速發展下的情況?

TC : 過去幾十年產生極大劇變: 電腦化, ATM櫃員機, 手提電話網絡, 雲端科技, 金融科技法則, 資訊科技發展迅速, 概括來說就等於智慧城市, 多姿多彩, 很多業界的項目都由不可能變成可能!

Mark Sir : 智慧城市, 範疇好闊…

TC: 是好廣泛的, 不單止我們行業! 環境, 醫療, 保安, 交通, 城市設計等. 由於科技創新;如何採納及應用都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例如: 無人駕駛, 無人超市, 數碼化已經讓很多傳統行業發生變化, 銀行金融業也會變為無紙行業, 這都會發生的 !

Mark Sir : 能否分析一下現狀?

TC : 可分前/中/後台觀察整個形勢, 前台不用說, 大家都見到現在的科技數碼情況.

中台: 價位分析, 風險, 市場推廣, 幕後設計等. 風險管理例如貸款, 對稅單, 糧單, 資料庫等的依賴都會改變.

傳統的資料庫也落後了, 互聯網所擁有的資料庫, 比任何一間獨立公司的資料庫更豐富和概括. 大數據的資料庫, 更能洞晰每個人的經濟和消費狀況, 資料更完整和有效.

後台: 例如 Blockchain區塊鏈, 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分散式賬本技術.

Mark Sir : 那現在是風險還是機遇呢?

TC : 是一個顛覆性的改變, 不會一步一步而來; 是刹間而現! 也要留意顛覆性的市場改變, 未必與科技有關, 例如20年前王維基長途電話案例: City Telecom, 打破了長途電話的壟斷市場. 如果能掌握新科技, 有效地應用在行業上, 是一個很大的機遇.

Mark Sir : 現在的金融和銀行業界如何應對?

TC : 機遇: 需具有前瞻性和判斷力, 籌碼放在那裏? 聚焦要準確, 因為這些都是花錢的項目; 新發展項目有機會蠶食現有行業的狀況.

金融FinTech業- 偏向保守, 受嚴格監管(金管局,保險局,證監等), 但金管局都開始發出虛擬銀行牌照/VB, 有全新局面, 雖然現時仍是初階, 但值得留意和關注.

歷史個案: Wang Laboratories/王氏電腦, 極盛轉衰的教訓! 希望傳統產業, 不會受到重大的衝擊 , 市場改變不可低估, 影響不會單是金融行業的.

Mark Sir : 這樣的趨勢, 有外國的案例可模枋嗎, 那個國家最先進?

TC : 英/美, 歐洲都不是最先進; 中國發展更快, 國內的互聯網發展及應用在FinTech, e-Commerce, 物流, 大數據等, 運用得非常好; 比任何一個經濟體都好.

Mark Sir : 是甚麼原因造就中國能迅速發展?

TC : 原因是: 1. 無包袱, 無傳統法規, 没有不習慣的元素. 2.監管方面- 屬摸索階段, 法則法規方面可以不斷嘗試, 態度開放. 可行如alipay; 不成功的微小貸-立刻封殺.

宏觀方法, 容許嘗試, 不用等待條件成熟, 有極大空間發展.

Mark Sir : 中國模式是如何?

TC : 國內經濟體, 類似市場化, 非傳統金融事務, 有兩個特點: 1. 有政府的祝福 2. 有秩序地發展. 政府開放窗口讓合適企業發展, 好處是聚焦不會太分散; 如果太多參與者, 間接鼓勵一些不健康競爭.

聚焦讓新經濟的資料聚集及處理. 大數據分散了就失去功效, 中國可以做到集中資料庫, 政治配合, 其他國家並不能如此行. 例如我們常聽到, 在中國國內要尋找一個人, 是非常容易, 這方面中國是最先進.

Mark Sir : 大灣區/大珠三角, 香港幾十年前都一直有交流, 現在有何不同?

TC : 主要是用不同角度切入, 昔日國內很依重香港資金, 開發知識, 企業家等. 已經盈利30年多, 買家賣家中間人等均各取其利, 產品便宜, 中國賺到外匯. 現在已經不一樣, 不能靠勞動力和低增值產品推進.

Mark Sir : 大灣區可以有什麼不同?

TC : 灣區共7000萬人, 面積大香港500多倍; 利用不同地域, 城鎮等各自發揮長處.

將九+二再規劃, 用新思維開創共同市場. 1.人流 2. 物流 3.資訊流 4.資金流; 四流全部需要打通. 其次就是法制規範, 稅制, 戶籍, 產權等都非常重要.

Mark Sir : 香港如何配合再爆發?

TC : 香港有很多包袱, 例如政府方面, 市民心態, 政治方面; 但香港應該仍是樂觀的. 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惠州這些大省市, 需要重新再規劃, 發展不同長處, 優點, 解決問題等. 例如香港土地供應不足, 人手不足, 市場太細, 需要更好定位配合.

Mark Sir : 香港新一代怎樣配合這個新趨勢?

TC : 用金融行業舉例, 中環越來越多說普通話的精英尖子, 國內新一代大多背景良好, 人物網絡廣闊, 出國進修的機會多, 容易在港爭取到優職優位. 香港是一個大都市, 必須用環境, 條件吸引最優秀人才; 本土新一代青年承受非常大壓力, 容易被國內尖子比下去.

現在是香港的過渡期, 拼合大灣區將會變成更大城市如紐約, 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現象; 但本土市場細, 容易飽和; 大灣區機遇多, 如深圳和廣州等, 香港尖子們都可以考慮是好的機遇.

Mark Sir : 香港政府可以怎樣支持這具體項目?

TC : 政府除了已見的基建項目發展, 可宏觀地推行措施, 鼓勵年青人不要局限自己, 擴闊眼界. 實務性支持例如灣區工作的港人可享免費交通, 盡享基建. 關注年青人的需要, 例如他們注重網絡社交文化等, 在國內/大灣區有規限, 這也是卻步成因之一, 需要協調和鬆綁.


Australia: +61 3 9015 4991

Singapore: +65 6850 5067

Hong Kong: +852 3970 1828

Email: cs@apifs.net

Asia Pacific Institute for Strategy (C) 2025

Powered by Wild Apricot Membership Software